1、遗嘱什么时间拿出来有效
遗嘱在立遗嘱人过世后拿出来才正式有效。
1.遗嘱的生效时间并不是立遗嘱时或立遗嘱人宣读时,而是在立遗嘱人过世之后。这意味着,在立遗嘱人健在期间,遗嘱虽已订立但并未生效,其他人无权擅自实行或公开遗嘱内容。
2.遗嘱的订立需要真实反映立遗嘱人的意愿,若因受欺诈、胁迫而立下的遗嘱,或伪造的遗嘱,均被视为无效。
3.立遗嘱人还享有撤回或变更遗嘱的权利。假如立遗嘱后,立遗嘱人推行了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,如将遗嘱中指定的财产赠与别人,这将被视为对遗嘱有关内容的撤回。
4.若立有数份遗嘱,且内容相互抵触,则以最后的遗嘱为准。这类规定确保了遗嘱的真实性和立遗嘱人的自主权。
2、遗嘱无效的情形有什么
法律快车提醒,遗嘱无效的情形主要包含以下几种:
1.遗嘱并不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愿表达,如因受欺诈、胁迫所立;
2.遗嘱系伪造;
3.立遗嘱人未根据法律规定的形式订立遗嘱,如未使用自书、代书、录音录像、口头或公证等法定形式;
4.遗嘱内容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;
5.遗嘱处分了立遗嘱人无权处分的财产,如夫妻一同财产中未经配偶赞同处分的部分。
值得注意的是,即便遗嘱在订立时有效,但在立遗嘱人过世后,若遗嘱内容因法律规定或事实状况发生变化而致使没办法实行,也会被视为部分或全部无效。
3、遗嘱无效后怎么样继承
遗嘱无效的,遗产将根据法定继承顺序处置。
1.由被继承人的第一顺序继承人,即爸爸妈妈、配偶、子女来继承遗产。假如第一顺序继承人全部舍弃继承,或者没第一顺序继承人,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,即兄弟姐妹、祖爸爸妈妈、外祖爸爸妈妈来继承遗产。
2.在继承时,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一般均等分割遗产。但继承人之间可以协商一致,不均等分割遗产。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继承人平等权利的尊重,同时也允许继承人依据实质状况进行灵活处置。
3.《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对法定继承顺序进行了明确规定,确保了遗产继承的合法性和公正性。
在遇见遗嘱无效或遗产继承纠纷时,当事人可以依据有关法律规定,通过协商、调解或诉讼等方法解决争议,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。